一、国际疾控动态
1.“冻结”关键分子可阻止脑癌细胞扩散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冻结”大脑中的关键分子——透明质酸,可有效阻止脑癌细胞扩散。这一成果有望为脑癌治疗提供新方向,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
透明质酸是一种糖状聚合物,构成了大脑中大部分支持结构。团队发现,癌细胞正是借助这种分子的柔韧性,才能附着于其他癌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而触发扩散机制。若将透明质酸“冻结”在原位、限制其灵活性,便可使癌细胞停止移动、无法侵入周围组织,实现“重新编程”。
脑癌治疗一直面临严峻挑战,即便手术切除肿瘤,残留的癌细胞仍可能在数月内再生。现有药物难以穿透血脑屏障,放疗也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复发。最新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不直接攻击肿瘤细胞,而是改变其周围的细胞外基质,从环境上遏制癌细胞扩散。
借助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团队观察到透明质酸分子会扭曲成特定形态,与癌细胞表面的CD44受体紧密结合,从而驱动扩散。一旦让透明质酸分子交联并“冻结”,扩散信号即被关闭。即使透明质酸浓度较低,该机制依然有效,这说明癌细胞并非被物理禁锢,而是被诱导进入休眠状态。
这一发现也解释了为何胶质母细胞瘤常在手术部位复发,因为术后水肿可稀释透明质酸,增强其柔韧性,反而促进癌细胞侵袭。而将其“冻结”,则可有效预防复发。团队希望进一步开展动物实验,并最终推进至临床试验。
(来源:科技日报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6763)
二、国内疾控动态
1.沈洪兵为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科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2025年9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以“中国公共卫生成就与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为题,为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科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沈洪兵向同学们讲述了公共卫生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回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对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介绍了国家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沈洪兵勉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实干本领、筑牢立身根基,传承疾控精神、锤炼品德修为,主动承担起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历史使命,以青春之我书写公共卫生事业新华章。
国家疾控局有关司和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科院)负责同志,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科院)各培养单位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研究生导师和2025级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来源:国家疾控局官网)
三、省内疾控动态
1.聚焦耐药防控 筑牢公卫防线─四川省疾控中心成功举办第一期病原微生物检测及前沿技术研讨会
2025年8月29日,依托国家疾控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举办第一期四川省病原微生物检测及前沿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省疾控系统从事病原微生物耐药监测工作的四十余名实验室骨干,共同探讨耐药防控前沿技术与策略。
本次研讨会紧密围绕“病原微生物耐药性”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挑战,聚焦于耐药动态监测、传播风险评估、耐药机理及消除策略等核心议题。会议由四川省疾控中心微检所杨小蓉所长主持,会议特邀四川农业大学邹立扣教授与华中农业大学栗绍文教授两位资深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
邹立扣教授以“细菌对抗生素、消毒剂与重金属的共同抗性”为主题,从禽畜养殖业的现状切入,援引详实的监测数据,揭示了动物及食品源细菌对消毒剂耐药性逐年上升的严峻趋势。他提出,应通过探索优化的消毒方案、规范养殖业中重金属的使用、以及积极研发应用耐药基因消除技术等多维手段,系统性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与传播。栗绍文教授则从“One Health(同一健康)”的宏观理念出发,深入阐述了食源性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他向与会者系统介绍了包括快速检测溯源技术、风险监测体系、污染传播规律解析以及综合风险防控技术在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强调了从农场到餐桌全链条防控的重要性。
本次研讨会为全省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的骨干人才提供了一个宝贵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持续追踪和学习领域前沿技术,有效提升了参会人员的常规检测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为进一步完善四川省耐药监测网络建设、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与技术基础。
(摘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市内疾控动态
1.广安市开展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
2025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9月第一周,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为主题普及健康知识,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线下活动丰富多彩,面对面科普深入人心。前往武胜县和邻水县组织开展现场宣传与科普讲座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健康咨询台,通过义诊、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折页、盐勺、油壶、腰围尺等宣传品以及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市民传递健康生活理念,现场气氛热烈,群众参与度高。并同期举办“三减三健”和“体重与健康”两场专题科普讲座。在“三减三健”专场中,专家深入讲解了减盐、减油、减糖与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之间的紧密关联,并现场演示了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技巧,不仅让群众清晰掌握了“三减三健”的核心知识与实操方法,更帮助大家建立起“饮食即健康”的科学认知;在“体重与健康”专场,结合BMI指数测算案例,以现场实操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向群众普及体重秤和腰围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积极倡导家庭成员养成定期称体重、测腰围等良好行为习惯。活动累计接待市民超500人次,发放健康工具(限盐勺、腰围尺、体重秤等)200余套。
线上传播全域覆盖,多维度触达精准高效。
在广安市主城区利用80辆公交车车载电视开展为期一周的健康科普视频循环展播,覆盖主干道通勤人群,日均触达受众超10万人次;“广安疾控”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系列健康知识科普。
此次系列宣传活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将健康知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有效推动“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的落实,提升了居民家庭健康生活意识,营造出全民“三减三健”的良好氛围。
2025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9月第一周,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为主题普及健康知识,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线下活动丰富多彩,面对面科普深入人心。前往武胜县和邻水县组织开展现场宣传与科普讲座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健康咨询台,通过义诊、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折页、盐勺、油壶、腰围尺等宣传品以及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市民传递健康生活理念,现场气氛热烈,群众参与度高。并同期举办“三减三健”和“体重与健康”两场专题科普讲座。在“三减三健”专场中,专家深入讲解了减盐、减油、减糖与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之间的紧密关联,并现场演示了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技巧,不仅让群众清晰掌握了“三减三健”的核心知识与实操方法,更帮助大家建立起“饮食即健康”的科学认知;在“体重与健康”专场,结合BMI指数测算案例,以现场实操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向群众普及体重秤和腰围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积极倡导家庭成员养成定期称体重、测腰围等良好行为习惯。活动累计接待市民超500人次,发放健康工具(限盐勺、腰围尺、体重秤等)200余套。
线上传播全域覆盖,多维度触达精准高效。
在广安市主城区利用80辆公交车车载电视开展为期一周的健康科普视频循环展播,覆盖主干道通勤人群,日均触达受众超10万人次;“广安疾控”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系列健康知识科普。
此次系列宣传活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将健康知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有效推动“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的落实,提升了居民家庭健康生活意识,营造出全民“三减三健”的良好氛围。
(来源: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